Date: 2019-08-05 11:35:18Written By

“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”重点专项 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

  • Tags: , 积分 Counts:5691 次
       为贯彻落实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》,按照《关 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管理改革的方案》(国 发〔2014〕64 号)要求,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,制定了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“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”重点专项实施 方案。本专项结合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目标和任务,紧紧 围绕国家场地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科技需求,重点支持场地土壤 污染形成机制、监测预警、风险管控、治理修复、安全利用等技 术、材料和装备创新研发与典型示范,形成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 系统解决技术方案与产业化模式,在典型区域开展规模化示范应 用,实现环境、经济、社会等综合效益。
       本专项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,项目执行期3~4年。2019年拟安排 22个研究方向,国拨经费总概算约5亿元。鼓励产学研 用联合申报。对基础研究类项目,应充分发挥各类国家级科研基 地的作用;对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,要充分发挥地方和市场作用, 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,并明确相关配套资金,用于典型应用示 范类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不得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 30%;用于典型市场导向且明确要求由企业牵头申报的项目,自筹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比例至少要达到 1:1。同一指南方向下,原 则上只支持 1项,仅在申报项目评审结果相近,技术路线明显不 同时,可同时支持 2 项,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,结合过程管理开 展中期评估,根据中期评估结果,再择优继续支持。所有项目均 应整体申报,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。除指南中有特殊说明外,基 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类项目,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4个,参 与单位总数不超过 6 家;其他类项目,每个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 过5个,参与单位总数不超过10家。
       本专项 2019 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:
       1.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源解析理论与方法
       1.1 场地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与积累效应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场地土壤高关注度持久性有机污染物(POPs) 的赋存形态及空间分布,揭示复杂介质环境条件下土—水—气— 生的分配规律;探讨 POPs 在场地土壤—地下水—气—生物多界面 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主控因子;研究场地土壤 POPs 积累过程与动力 学机制;建立场地土壤 POPs 积累与健康风险的预测模型,量化场 地土壤 POPs 积累的健康风险水平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阐明真实场地土壤高关注度的 POPs(有机氯农药、 多溴联苯醚等)的赋存形态与分布、土壤—地下水—气—生物分 配规律及主控因子,建立积累效应与形态分布、介质性质及条件 的内在关系;构建场地土壤 POPs 积累动力学和健康风险的预测模 型各1 个;选择不少于 2 个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场地,开展土壤 POPs积累动力学和健康风险模型的示范性验证与评估,模型预测误差 低于 30%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1.2 污染场地挥发类有机污染物传输机制与扩散通量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场地挥发类(挥发和半挥发性)有机污染物 土壤—地下水—气多相间分配与扩散机制,解析场地挥发类有机 污染物传输扩散与土壤性质、建筑物地下空间结构的内在关系;研究建立场地土壤挥发类有机污染物多相分配—传输—反应耦合 的扩散通量模型,量化挥发类有机污染物向地下、地上空间的扩 散通量;研究建筑物空间挥发类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评估模型, 量化表征环境风险水平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阐明真实场地挥发类有机污染物土壤—地下水— 气多界面、多相态传输扩散机制及其主控因子;提出场地挥发类 有机污染物向地下、地上空间扩散通量模型和环境风险评估模型 各 1 个;选择不少于 2 个不同类型水文地质条件场地,开展传输 扩散通量与风险评估模型的示范性验证与评估,模型预测误差低 于 30%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 10 件。
       1.3 重点区域场地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与驱动机制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重点区域场地温度场、水动力场、化学场、生 物场的特征,探讨场地高风险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的主控因素,揭 示其空间分布规律;研究污染场地温度—水动力—化学—生物等多 场耦合的高风险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的驱动过程与机制;建立场地 高风险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预测模型和可视化系统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阐明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等地区污染场地温 度场、水动力场、化学场、生物场的区域性特征,厘清场地土壤 和地下水高风险有机污染物三维空间分布的驱动机制与主控因 素;建立多场耦合的场地高风险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与变化的预 测模型和可视化系统各 1 套;分别在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珠三角选 择 1 个污染场地,开展模型与可视化系统示范性验证与评估,模 型预测误差低于 30%,可视化系统分辨率达到米级;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1.4 重点行业场地土壤复合污染过程及生态效应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选择有色金属采选/冶炼、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典 型场地,研究场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特征,识 别特征污染物;研究土壤环境介质—污染物—生物的相互作用及 机制,阐明场地土壤复合污染过程及其与物化—生物耦合作用关 系;研究场地土壤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的表征方法,解析生态效应 与复合污染过程的关系;建立典型场地土壤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识 别与评估技术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重点行业场地土壤特征污染物的指纹图谱库 1 套;揭示土壤复合污染过程与机制,建立土壤环境介质—污染物 —生物相互作用过程模型、生态效应表征方法、生态风险评估方 法各 1 套;选择不少于 2 类重点行业污染场地,开展模型与方法 的示范性验证,模型预测误差低于 30%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 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1.5 重点行业场地土壤污染物的人体暴露组学与生物标志物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选择有色金属采选/冶炼、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污 染场地,研究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的人体暴露风险源识别方法;研发重点行业场地土壤污染物的人体暴露组解析技术,构建暴露 组学图谱;阐明场地土壤污染物的人体暴露组学特征,明确人群 复合暴露条件下人群特异性生物标志物;揭示健康风险与人群特 异性生物标志物的内在关系,建立健康风险与暴露生物标志物关 联模型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物的人体暴露风险源识别 方法与人体暴露组解析技术 1 套;形成重点行业场地土壤污染物 的人群暴露组数据库 1 套,包括人体生物样品有毒污染物元素谱 和成分谱,其暴露组数据量不少于 30000 个;提出不少于 3 个不 同类型场地人群复合暴露特异性生物标志物;建立健康风险与暴 露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系模型 1 套;制定重点行业污染场地土壤 污染物的人体暴露组学技术规范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 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10件。
       1.6 场地土壤污染物环境基准及制定方法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场地土壤环境基准值制定的技术框架与方法 体系;揭示场地土壤环境暴露受体与暴露途径,构建本土化暴露 特征参数;研究场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剂量—效应响应 关系,建立不同受体的剂量—效应关系模型;研究典型污染物生 物毒性效应终点,构建基于污染物剂量—形态—效应的基准推导模型与基准表征方法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形成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中重金属(镉、铅、砷等) 和有机污染物(多环芳烃、苯系物、卤代烃等)及其环境转化产 物对不同受体的暴露参数及暴露剂量确定方法技术体系 1 套;构 建本土化受体与暴露特征参数体系 1 套;建立场地土壤典型污染 物赋存形态及剂量—效应响应关系模型 1 套;建立场地土壤环境 基准基础数据库 1 套,数据量不少于 10 万个;提出基于健康风险 的场地土壤环境基准值不少于15种;形成基准制定技术方法规范、 导则或指南不少于 3 件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 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2. 场地土壤污染调查监测与风险监管技术与设备
       2.1 场地污染物现场快速筛查和检测技术与设备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发重点行业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便 携式现场快速检测设备,研制基础信息采集和实时传输设备;研 发高效富集、高精度与稳定性高的污染场地土壤检测技术与方法;开展重点行业污染场地现场污染快速筛查、污染物识别方法及分 析测试技术标准化研究;研究编制场地土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、 石油烃和重金属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规范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开发重点行业污染场地土壤基础信息快速采集、 传感与综合分析的快速采样移动终端 1 套,实现现场采集的信息 实时传输;研发便携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(VOCs)色谱分析仪、 石油烃检测仪和重金属(镉)快速检测设备及其现场样品快速制备设备各 1 套,苯系物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测定限小于µg/kg 级, 总石油烃测定限小于 mg/kg 级,10 分钟测试时间内镉的测定限小 于 0.07mg/kg;设备技术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,整 机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率不低于 60%;建立不少于 15 种挥发性有机 污染物和重金属的高精度检测方法,形成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不 少于 5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选择不少 于 3 个重点行业污染场地开展技术和设备应用与示范验证;申请 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有关说明:建议由企业牵头,产学研联合申报。
       2.2 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快速识别与监测预警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污染场地含水介质异质性和污染羽空间分布 的精细刻画技术;开发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关注度的污染物快速 筛选与甄别技术;构建污染场地多尺度条件下地下水污染数据采 集、实时传输技术体系,开发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快速检测 传感器及设备;筛选与识别污染场地地下水监测预警指标,建立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诊断技术方法;构建多维度、多尺度 地下水污染监测预警体系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形成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精细刻画技术 1 套,准 确刻画地下水多维、多相污染分布;建立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关 注度污染物快速筛选与甄别技术 1 套;开发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 风险快速检测生物传感器及设备 1 套,响应时间与灵敏度提高不 少于 4 倍;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诊断技术方法 1 套;形成地下水污染动态监测、实时传输与污染风险预警技术体系 1 套;选择不少于 3 个污染场地开展技术与设备的示范应用验证;制订相关技术标准或规范不少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 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2.3 场地污染环境数字化与空间信息管理系统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重点行业场地污染特征,研究场地土壤及地 下水污染环境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,研发计算机辅助信息识别与 分析方法;研究污染场地信息高精度空间插值方法与三维成像技 术;基于土壤污染结构与非结构数据,研究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大 数据与构建方法;构建基于时空的多维大数据分析模型;开发基 于大数据的环境信息数字化分析处理技术;构建数字化、可视化 的场地污染空间信息管理系统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开发出有色金属冶炼、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场地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环境信息采集与传输技术、识别与分析、三维 成像技术与方法体系 1 套;建立智能化场地污染空间信息管理平 台 1 个,实现多维度、多尺度的场地污染空间信息数字化分析处 理;建立污染场地土壤环境大数据的构建方法 1 套;建立基于时 空分布的多维大数据模型 1 套;选择不少于 3 个重点行业污染场 地开展技术与平台示范应用验证,实现高精度可视化表达;制订 技术规范不少于3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有关说明:建议由企业牵头,产学研联合申报。
       3. 矿区和油田场地土壤污染源头控制与治理技术
       3.1 矿区酸化废石堆场复合污染扩散阻隔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选择典型金属矿山酸性废石和煤矸石堆场,研究 矿区废石堆场的产酸机制,探讨酸性环境下重金属释放扩散特征;研发酸性堆场控氧控酸、表层覆盖和垂直阻隔的系列材料,开发 控酸—覆盖—阻隔的集成技术及高效实施装备;研究堆场周边污 染土壤的物化和生物修复技术体系;进行工程规模的示范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矿区废石堆场产酸与扩散的动力学模型 1 套;研发酸性堆场控氧控酸材料不少于 4 种,抑制产酸效果达 80%以 上,pH 值达 6.0 以上;研制组合阻隔材料不少于 6 种,材料性能 抗干湿和冻融循环不低于 100 次,且渗透系数不高于 10 -10cm/s, 建立年产量 30 万 m2的生产线 1 条;研制阻隔材料安装铺设成套 装备 1 套,其竖向阻隔屏障连续施工设备的安装深度超过 60m、 垂直度在 0.2%以内,装备的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水平不低于 70%;形成堆场周边土壤污染源阻控技术体系;选择不少于 3 种金属矿 废石和煤矸石堆场及周边土壤进行示范应用验证,单个示范规模 不小于 1 万 m2,实现重金属扩散量削减 85%以上,周边土壤修复 后达到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值。编制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 2 项 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不少于 20 件。
       3.2 离子型稀土矿浸矿场地土壤污染控制及生态功能恢复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山堆浸和原地浸矿场地土壤高盐、松散、酸性、易侵蚀、生产功能丧失等问题,研究场地土壤 稳定性评估方法、稳定化工程材料与技术;研发堆场残留稀土母 液污染扩散控制与治理技术;研发场地土壤氨氮、硫酸根、重金 属等复合污染控制材料与技术;研究矿区土壤生态功能恢复技术 体系;进行工程规模的示范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离子型稀土浸矿场地土壤稳定性分级标准及 评估方法 1 套;稳定化工程材料与技术 3 种,饱和状态下堆场安 全稳定系数大于 1.25;残留稀土母液污染扩散控制技术体系 1 套, 扩散量削减 90%以上;场地土壤氨氮、硫酸根、重金属等复合污 染控制材料 2~3 种,治理后的场地土壤 pH 值提高至 5.5 以上,氨 态氮、硫酸根含量等达到林业用地标准;构建可复制矿区土壤生 态功能恢复技术方案 1 套;开展不少于 3 种堆浸工艺的工程示范 应用验证,单个示范规模不小于 1 万 m2,场地土壤污染物控制率 不低于 90%、植被覆盖率不少于 75%,实现场地土壤安全利用;编制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 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3.3 铅锌冶炼场地土壤多金属长效稳定修复材料、技术与装备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铅锌冶炼场地及周边土壤重金属输入模式, 建立冶炼场地及周边土壤输入通量模型;识别场地土壤重金属赋 存形态及主控因子;研制经济、长效、安全的多金属同步稳定化 修复功能材料;研发生物转化与化学稳定化耦合的现场土壤修复 技术;研制破碎混匀一体化修复装备,建立铅锌冶炼场地土壤长效安全稳定修复与评估技术体系;进行工程规模的示范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冶炼场地及周边土壤输入通量模型 1 套,预 测误差低于 30%。研制出铅、镉、砷等重金属同步稳定化功能材 料不少于 8 种,建立土壤稳定体长效评价方法与指标,功能材料 的长效稳定化效果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材料水平;建立年产量不 低于 2000 吨的材料生产线 1 条,生产成本不高于国际同类产品;研发自动投料、混匀一体化样机 1 套,单台设备处理能力 20m3 / 小时,连续运行 3 个月以上,土壤与稳定材料混合均匀度达 95%, 设备价格不高于同类产品;选择不少于 2 个典型铅锌冶炼区,开 展工程规模的示范应用验证,现场重金属稳定化率达 95%以上;编制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 2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 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3.4 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有色金属矿区地层结构与空隙特征,研发地 下水流和污染物运移途径及其优势通道的示踪技术,识别矿区重 金属污染地下水的通道与机制;构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多维迁移 传输模型,量化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通量;研发不同类型含水介质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扩散快速阻断材料与技术;建立地下水污染源 控制—阻断—管控的集成技术体系,形成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污 染风险防控技术方案,进行工程规模的示范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开发出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污染物运移与优势通 道的成套示踪技术与方法;建立地下水流通道和污染物运移传输通量模型,预测误差低于 30%;建立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污染源 防治技术方法,研制地下水污染源阻隔材料不少于 3 种,地下水 污染源负荷削减达 80%以上;形成地下水污染动力截获与径流阻 断技术体系;选择不少于 2 个典型案例场地进行示范应用验证, 地下水污染物迁移扩散量下降不低于 80%,污染羽流得到有效控 制;形成可推广的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污染源控制—阻断—管控 的集成技术方案;编制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 2 项(被国家有关部 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作权 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3.5 煤矿区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材料与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煤矿区地下水污染过程及动力学机制,构建 水动力—化学—生物等多场耦合的地下水污染成因模型;建立地 下水流场及特征污染物运移扩散模型,高精度刻画地下水流场演 变与污染物传输通量;研发保水—采煤的地下水通道阻断材料与 技术,形成煤—水双资源协调开采技术;开展闭坑后地下水污染 防控技术研究,构建煤矿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体系,进行工程规 模的示范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阐明煤矿区地下水污染过程及动力学机制,开发 出煤矿场地水动力—化学—生物等多场耦合的地下水污染成因模 型;建立地下水流场及特征污染物运移高精度扩散模型 1 套,模 型精度误差低于 30%;开发出保水—采煤的地下水通道阻断材料 不少于 5 种,材料性能达到或优于国际同类产品,生产成本低于国际同类产品 20%以上,并应用于规模化示范验证;形成煤—水 双资源协调开采技术方案 1 套;形成可推广的煤矿区地下水污染 防控技术体系;选择不少于 2 个典型案例场地进行示范应用验证, 特征污染物的负荷削减 80%以上,减少矿井污染主要供水含水层 水量 80%以上,实现地下水安全利用。编制相关技术规范不少于 2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或者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3.6 页岩气开采场地特征污染物筛查与污染防控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典型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污染物筛选与识别方 法,甄别页岩气藏开发释放过程的特征指示物;研究高风险特征 污染物的环境行为,阐明页岩气开发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过程 及机制,研发页岩气开发场地污染物源头控制技术;构建页岩气 开发全生命周期的物质流模型;建立页岩气开发过程的风险评估 技术;建立页岩气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特征污染物的风险防控技术 体系;开展工程规模的示范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页岩气藏开发场地污染物筛选与识别方法 1 套,提出我国代表性页岩气开发场地优控污染物清单;构建页岩 气开发全生命周期物质流模型,刻画破碎岩、矿物污泥及压裂返 排液优控污染物的多介质界面物量关系;建立页岩气开发场地特 征污染物风险评估技术方法 1 套;形成页岩气开发场地土壤和地 下水源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;选择不少于 2 个典型案例场地进行 源头污染防控技术示范应用验证,污染物迁移扩散量减少 80%以上,实现场地安全利用;提出页岩气开发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防控技术方案;编制相关技术指南或规范不少于 2 项(被国家有 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者软件著 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4. 城市污染场地土壤风险管控与地下水协同修复技术
       4.1 POPs 污染场地土壤物化协同修复技术与装备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卤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(POPs)重度污染场 地土壤,研发常温常压下基于机械化学和介质阻挡放电等机制的 物化协同修复技术;研究卤代 POPs 分解及其次生产物特征,评估 物化协同修复效果及环境安全性,优化工艺参数;研发物化协同 修复核心装置,构建土壤预处理、核心反应器、粉尘控制等单元 在内的成套系统;研制具有规模化工程应用的高效节能、智能集 约的移动式成套装备;开展示范应用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成高浓度卤代 POPs 污染土壤机械化学无害化处 置装备 1 套,包含土壤预处理、反应器及粉尘收集等单元,处理 能力不少于 15 吨/小时,POPs 去除率达到 95%以上,处理后 POPs 及产物达到安全处置要求,粉尘细颗粒(<1mm)的捕集效率大于 99%;建成以介质阻挡放电处置为主的 POPs 污染土壤修复装备 1 套,包含土壤预处理、反应器及粉尘收集等系统,处理能力不少 于 1 吨/小时,POPs 去除率达到 95%以上,处理后 POPs 及产物达 到安全处置要求;选择不少于 2 个场地开展示范性验证,单个场 地总工程处置规模不小于 1000 吨,与国外同类设备相比综合处理成本降低 20%以上,实现处理后土壤的安全利用;编制相关技术 规范不少于 2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 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有关说明:建议由企业牵头,产学研联合申报。
       4.2 复合有机污染场地原位热处理耦合修复技术与装备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卤代烃、石油烃和多环芳烃复合有机污染场 地,研究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场地原位热处理地层温度的时空分 布,建立多种有机污染物的温度—迁移转化速率—扩散通量模型;研发原位热脱附与蒸汽强化气相抽提耦合技术,开发原位热强化 微生物修复耦合技术,建立热强化化学氧化/还原耦合修复技术;研制耦合自动注射控制与监测系统的原位热处理修复装备,并进 行规模化示范验证;建立能耗、气体排放和修复后土壤资源化利 用的量化评估方法体系;开展示范应用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开发场地温度场—多种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—扩 散通量预测软件和修复技术的可持续性量化评估软件各 1 套;研 发节能高效的原位热脱附—蒸汽强化气相抽提、原位热强化微生 物修复和原位热强化化学氧化/还原耦合修复技术与装备各 1 套, 实现加热、注射、抽提和监测多功能的智能化实时调控,装备稳 定运行时间不少于 6 个月,与原位热脱附技术相比节能 40%以上, 修复成本降低 30%以上;开展不少于 3 个场地规模的示范验证, 修复后污染物达到土壤和地下水的相关风险管控与修复标准值;建立技术能效评估方法 1 套,编制原位热处理耦合修复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不少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 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4.3 石化污染场地强化多相抽提与高效净化耦合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建立不同地层渗透性的多相抽提效能预测模 型;研发具有强化渗透性能的绿色增溶脱附材料与技术;研究具 有防堵塞功能的抽提井结构,优化分层多泵抽提井构建与布设;研发具有非水相液体(NAPL)的污染场地多相抽提成套化技术与 装备;研究高效多相分离和抽提气体净化工艺与装备;构建强化 多相抽提、多相分离与净化的全流程成套技术体系;开展示范应 用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不同场地地层渗透性下的多相抽提效能预测 软件 1 套,预测误差低于 30%;开发针对氯代有机物和石油类污 染物的绿色增溶脱附材料不少于 2 种,污染物提取效率提高 2 倍 以上;研发出具有防堵塞功能的抽提井构建及安装技术,形成强 化渗透的多相抽提系统 1 套;研发出适用于重质非水相液体 (DNAPL)和轻质非水相液体(LNAPL)污染物的分层多泵抽提 技术各 1 套,多相抽提单井有效影响半径不低于 4.0 m;研制高效 多相分离和尾气净化装置各 1 套,实现多相组分分离率不低于 95%,并满足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;形成低渗透污染场地强化多相 抽提与净化工艺,有机污染物去除率 90%以上,能耗比常规多相 抽提降低 20%以上;开展不少于 2 个场地规模的示范性验证;编 制技术规范不少于 2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5 件。
       4.4 铬渣遗留场地土壤强化生物修复技术与装备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铬渣堆放和铬盐厂遗留场地铬污染问题,研 究建立铬污染场地修复过程及效果的三维可视化模拟预测系统;研发绿色高效的铬污染土壤异位生物淋洗的复配药剂、喷淋设备 及淋洗液处理技术;开发生物刺激剂和基于地下水循环的场地原 位注射设备与技术;研发基于固定化微生物强化的反应性阻隔技 术;集成铬渣污染场地的异位生物淋洗与原位强化微生物技术体 系,进行规模化工程示范应用验证,评估其安全性、长效性和适 用性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建立铬渣遗留场地污染与修复过程中铬生物地球化 学过程模型和三维可视化体系 1 套,开发出相关软件 1 套;研制高 效的生物淋洗复配药剂 3 种以上,Cr(VI)的去除率达 98%以上;研制可生物降解、无二次污染的生物刺激剂和可固定微生物的复合 功能材料各不少于 3 种,生产成本比国际同类降低 30%以上;研 发出异位生物淋洗和原位强化微生物还原和固定化微生物强化的 阻隔修复技术与装备 3 套,装备持续稳定运行不少于 6 个月,比国 际同类技术的修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,成本降低 40%以上;开展 不少于 3 个场地规模不少于 4 公顷的示范性验证,修复效果达到国 家相关管控标准;编制铬渣遗留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生物修复技术规 范和操作指南不少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 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件不少于 15 件。
       4.5 遗留堆填场地及周边土壤与地下水原位协同修复技术
       对不规范处置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填场地,研 究土壤与地下水特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途径;研制具有抗盐、 耐酸碱的防渗阻隔材料,研发堆填场垂直阻隔和水平覆盖封闭技 术;研发遗留堆填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的原位固化稳定化与阻隔 协同修复技术;集成遗留堆填场地原位综合管控与修复技术体系;开展示范应用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提出不规范处置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堆填场地特征 污染物清单 1 份,建立迁移转化模型 1 套;开发出具有抗盐(>3%)、 耐酸(pH3.5)、耐碱(pH11.5)特性的防渗材料不少于 3 种,生 产和应用成本低于国外同类材料 30%以上;形成高盐、强酸或碱 遗留堆填场地的垂直阻隔和水平覆盖封闭技术各 1 套,遗留堆填 场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的原位联合修复技术体系 1 套;开展不少于 2 个不同类型遗留堆填场示范应用验证,垂直阻隔材料渗透系数低 于 10 -11m/s,覆盖层主体材料渗透系数低于 10 -9m/s,场地特征有机 污染物去除率不低于 95%,特征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 85%以上, 修复后场地土壤特征污染物含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,地下水 可安全利用;编制技术标准规范不少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 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20 件。
       4.6 农药行业场地异味清除材料与控制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研究农药行业场地异味物质的组成、衰减与释放机制;研制用于不扰动场地的高效、低毒、可生物降解的异味扩 散控制功能材料;开发用于扰动场地的无毒无残留异味抑制剂;研发异味抑制及扩散控制的覆盖封闭技术;开发场地土壤异味污 染物原位清除与净化技术和装备;开展示范应用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编制农药行业场地异味化学物质组成清单 1 份;开发出异味扩散控制材料和异味抑制剂各不少于 2 种,满足《工 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》要求;建立年生产能力不低于 3000 吨的异味扩散控制材料和异味抑制剂生产线各 1 条,生产成本不 高于国际同类产品;场地土壤异味污染物原位清除与净化装备 1 套,自主研发率不低于 90%;选择不少于 3 个农药行业场地开展 示范应用验证,施用异味抑制剂后距离暴露面 1.5 米空气异味物浓 度降低 95%以上,单次喷洒异味有效控制时间不低于 12 小时,土 壤中无残留抑制剂;施用异味扩散控制材料后异味扩散通量降低 85%以上,单次使用后有效时间不少于 7 天;原位清除后土壤中异 味污染物浓度降低 85%以上;编制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及指南不少 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不少于 10 件。
       有关说明:建议由企业牵头,产学研联合申报。
       4.7 大型复杂石化场地污染原位阻断与协同治理技术
       研究内容:针对大型复杂石化场地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复合 污染问题,研究场地污染物长距离传输规律;研发防止污染扩散 的活性填充材料与可渗透性反应屏障技术;研发污染羽原位修复的长效缓释功能材料及技术;建立基于监测的污染物自然衰减指 标体系与衰减效率评估方法;形成适用于大型污染场地原位修复 的组合集成技术;开展示范应用验证。
       考核指标:编制石油化工大型污染场地的特征污染物清单 1 份;研发出活性填充材料不少于 3 种,长效缓释功能材料不少于 3 种, 原位有效释放时间不少于 12 个月;活性填充材料及缓释材料生产 成本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30%以上;开发出复合填料的渗透性反应 屏障技术,场地特征性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 90%以上。建立典型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自然衰减指标体系与衰减效率评估 方法 1 套;选择面积不低于 30 公顷石化类场地,开展材料与技术 示范应用验证,修复后场地土壤特征污染物含量达到国家相关标 准要求,地下水可安全利用;形成适用于大型污染场地原位修复 技术集成与效能评估方法体系。编制相关标准规范和指南不少于 3 项(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和应用或征求意见稿);申请国家发明专 利和软件著作权不少于 10 件。